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管局、银保监会、能源局六部门正式发布了2020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汉口银行数据中心脱颖而出,成功获评金融领域国家绿色数据中心。
北京银行公告称,2021年安排总额不超过折合180亿元的不良资产核销额度;今年还将安排总额不超过40 亿元的理财风险资产处置额度。
青岛银行今日晚间发布业绩快报显示,2020年,该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3.94亿元,比上年增加1.09亿元,增长4.78%;营业收入105.41亿元,比上年增加9.24亿元,增长9.61%。
中国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支持稳外贸稳外资的通知》(银发﹝2020﹞330号,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实施。江苏银行紧跟国家政策,积极贯彻落实跨境人民币新政,当日为奇美化工、肯帝亚等企业先后开立了多个跨境人民币资金池账户,帮助企业在跨境结算中有效节约汇兑成本,降低汇率风险。
日前,由英国《银行家》杂志联合Brand Finance(“品牌金融”)共同打造的“全球银行品牌价值500强排行榜”连续第15年发布,郑州银行位列第240位,是河南省唯一入榜的城商行。
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之一标普评级(S&P Global Ratings)授予浙商银行长期信用评级“BBB-”和短期信用评级“A-3”,评级展望为“稳定”。
天津海捷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户外设备恒温保护箱的研发、销售及技术支持、系统集成的小微企业。疫情期间,因急需补充流动资金,公司准备向商业银行申请信贷授信。准备授信材料的过程中,公司负责人宋瑞斌惊讶地发现每家商业银行的申请材料明细中都有相同的一项——企业信用报告。
2020年是《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四五”期间普惠金融发展的关键之年。作为一家资产规模接近万亿的城商行,厦门国际银行立足服务实体经济,积极探索普惠金融新模式。一连串鲜活的数字彰显出该行取得的累累硕果:截至2020年12月末,厦门国际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65%,今年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加权利率低于去年全年水平,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低于1%,连续四年达成“三个不低于”和“两增两控”监管指标,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惠及31000余户,较年初增长341%,实现普惠贷款余额与户数双提升。
英国《银行家》杂志联合独立品牌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2021全球银行品牌500强”榜单,上海银行位列第75位,较2020年度榜单上升8个位次。在上榜的71家中资银行机构中,位列第17位。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20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增长速度加快。2020年末,人民币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21.53万亿元,同比增长24.2%;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5.1万亿元,同比增长30.3%。
成都银行(601838.SH)发布的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称,渤海基金计划根据市场价格情况,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方式,或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3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成都银行股份。以集中竞价方式及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2.17亿股,占成都银行股份总数的6%。
海南银行披露2021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拟发行额度为80亿元,较去年报备额度增加14亿元。据东方金诚评估,该行主体信用等级为AA+。